“有品牌肯定比沒有品牌好得多,強得多。”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副會長、高級水產工程師楊維龍作為陽澄湖大閘蟹的重要推手,他深入闡釋了陽澄湖大閘蟹的成名之路,希冀為中國水產品牌建設提供一個“范本”。
楊維龍曾被描述為“是一個能從水中找出鉆石的人”“是一個架設陽澄湖大閘蟹產業橋梁的人”,2006年在農業部組織的一次評議活動中,被評為全國首屆漁業十大新聞人物。
有品不能沒牌
“有品牌,特別是有了在同品類中出類拔萃的強勢品牌,肯定比沒品牌,或者雖然有品牌,但沒有很好地運作,沒能做到持續不斷地,更多地吸引市場的關注度和消費者的心儀感。”楊維龍介紹說,2002年以前,陽澄湖大閘蟹養殖者思想觀念和生產技術十分落后,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大量存在,嚴重影響了陽澄湖大閘蟹品牌的聲譽,而且品牌形象極差。
面對大閘蟹市場的現狀,當時蟹農和經營者迫切希望政府主管部門能幫助他們成立一個行業管理組織,帶領大家盡快改變這種狀況。2002年9月18日,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作為當時蘇州市第一家市級專業漁業協會,經蘇州市民政局和農林局批準正式掛牌成立。
據了解,該協會成立后,先后制定并實施了從生產到收購、再到市場營銷,行業自律等一整套系統和行之有效的品牌運作措施和方法。在抓好生產管理的同時,在市場營銷上對大閘蟹的外包裝全面升級換裝,重樹品牌形象;不斷提升品牌銷售模式。
陽澄湖大閘蟹名滿天下,靠過硬的品質,更靠得當的營銷。前十年在完成從傳統落后低檔次的營銷模式向專賣店、超市等實體店為代表的現代營銷模式轉變的基礎上,從2012年起又進一步提升到電子商務和微商等線上營銷模式 ,并在營銷過程中,加強了對專賣店設置到防偽標志的全程管理,再到產品銷售價格的制定等方面的管理。
“創牌”大有可為
楊維龍說,我國,由于地理環境、歷史人文的不同,幾乎每一地域都有蜚聲中外的區域名品。但是,很多名優特產還沒有被人們挖掘和有效地利用。就是一些類似于上述幾個比較成功的區域(公用)品牌也由于經營主體與受益主體不夠明確,以及這些區域品牌所存在的“共有性”特征,被“濫用”的現象和被“株連”的危機日益凸現。
如今,品牌仍然是世界市場營銷領域被提及最多的詞匯,中國的情況也不例外。
楊維龍稱,但縱觀我國企業在對待品牌的問題上,還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觀念上錯誤,認為“農業品牌可有可無”;還有人認為“做品牌是找死,不做品牌是等死”;行為上錯誤,銷售過程中大量低質無標準的統貨充斥市場,所謂的“價廉物美”等騙人騙財的口號大行其道;結果上的錯誤,不少好的產品,甚至非常優質的產品,以極其低的價格在國內外市場上甩賣。
楊維龍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企業所提供的產品質量和整個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自已信得過和心儀的品牌農業的需求愈加旺盛,品牌農產品的市場空間逐步擴大。
伴隨大環境的改善,他表示,未來五年內,中國品牌農業,特別是企業自主品牌將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誰能抓住這個機遇,肯定有一番作為,如果還在猶猶豫豫、進退維谷,那將錯失大好良機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人物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